武职网讯(通讯员 张伟)6月26日下午,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逸夫楼117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坊,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雷光辉老师应邀作《高关怀大学生家庭阻抗的理解与应对》专题报告,心理健康中心工作人员、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和辅导员代表参与本次培训。
雷光辉老师从“你们为何坐在这里参加本次学习?”和“学生工作中是什么让你心慌?”两个问题导入,提出和学生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接着,雷老师围绕“高关怀大学生的含义和特点”“高关怀大学生的工作机制”“高关怀学生家庭阻抗的理解”“高关怀大学生家庭应对策略”四个方面,结合案例分享,阐述如何正确与学生家长沟通。他强调,在和学生家长沟通中,要从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考虑高关怀学生的处理办法,引导学生辅导员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,发挥“学校-学院-心理中心-家长-医院”联盟的功能,通过多重视角、多种方法,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。参加本次工作坊的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,踊跃发表观点,积极参与讨论,互动交流,获得了更多专业的工作方法、技巧。本次工作坊的开展,对巩固家校联盟、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,助力我校“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建设”工作大有裨益。
》》》延伸阅读
“工作坊(workshop)”一词,最早于美国60年代起源,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。因突出的创新模式、新颖的交流方式以及卓越的产出成果,被欧美诸多企业竞相引入,逐渐演变成以解决问题为导向、以达成共识为目标、以创新实践为驱动,促使不同环境、立场的人思考、探讨、分享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群体学习方式。
与传统的教育、培训、上课、讲座强调“学习好之后再做”不同,工作坊侧重在“做中学”,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,10-20人左右的小团体在主讲人引导下,聚焦一个或两三个关联性强的主题,通过精准的内容设计、知识导入、案例分析、团队研讨、多元互动、思想碰撞,逐步带领学员厘清思路、获取知识、解决问题或完成挑战性目标。
工作坊具有鲜明的特征:探讨的话题往往更有针对性。很多时候,都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,甚至很多伟大的思想与理论都是在工作坊这种形式的讨论中诞生的;组织形式更为灵活。可以在某人的家里或者正规的会议室里面,也可以在旅游景点,工作坊的时间与地点都比较灵活。